早期教育孩子的天賦(早期教育和天才簡介)
1. 早期教育和天才簡介
根據(jù)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的研究,人生來就具備一種特殊能力,但這種能力隱秘地潛藏在人們體內(nèi),表面上看不出來,我們稱這種能力為潛在能力,即人們常說的天賦。天才教育可以使兒童的潛在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變得不平凡?! ≡谟變簳r期,如果不及時把正確的模式經(jīng)常地、生動地反復灌入幼兒尚未具備分辨能力的大腦中,他就可能會毫不分辨地吸收大量的壞東西,并影響到以后的成長。就像古諺語說的:“從你小時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樣子?!薄 〉⒉皇菍⒏鞣N知識隨心所欲地灌輸該兒童就能造就天才,只有哪些合乎科學規(guī)律的天才教育才能真正開啟孩子的智力之門。父母應該牢記: 天才兒童不是天生的,是天才教育和生長環(huán)境影響的結(jié)果。天才兒童的成長經(jīng)歷一再證明,家長只要注重天才教育,就有希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音樂家、畫家、科學家、詩人等。即使孩子們沒有我們所希望的聰明頭腦,為人父母者也要樹立堅定的信念,因為遺傳不能決定一切,一定要堅信“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天才”?! W校不是萬能的,孩子進入學校前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因為學校教育的目的是使之考進重點中學、重點大學,而不是培養(yǎng)一個全面發(fā)展型的天才。其實人的一生在他上學前就差不多已經(jīng)定型了,因為人們在上學前所接受的教育已經(jīng)對他一生的性格產(chǎn)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天才教育沒有固定的方法模式。在那些大量令人信服、心動的早教案例中,我們至少將看到以下兩點教育方法:
1、遵循兒童的天性,采取啟發(fā)、誘導的方式去開啟兒童的智慧是最有效的。
2、天才教育真的能造就天才,但是徒有形式的天才教育是毫無用處的?! 「改敢獛椭⒆颖M早自主、自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但不是指為孩子指定將來發(fā)展的道路?! 『⒆硬皇峭婢?,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處事能力。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因為他們無法接受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我們一定要選擇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否則就無法受到良好的效果?! √觳沤逃煌耆且粋€向孩子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應該在向孩子傳輸知識的同時,讓孩子逐步掌握獲取、發(fā)現(xiàn)知識的方法。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善于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財富?! √觳沤逃C明兒童能夠掌握的知識是可以多得讓人吃驚的,只是因為成人不知道罷了。而現(xiàn)在被認為是天賦超人的神童,其實都是因為他們在孩提時代接受了良好的天才教育的結(jié)果?! √觳艃和热皇翘觳沤逃慕Y(jié)果,那么一旦停止天才教育,天才亦會變成庸才。防止自己以及孩子的驕傲自滿情緒的滋生是十分關鍵的,否則,天才教育就會徒勞無功?! ≠M蘭西斯和高爾頓就能力問題曾經(jīng)說過,我們近代人和古希臘人相比,就如同把非洲土人和我們相比一樣。因為在古希臘時期,天才教育早就盛行了,他們在這種教育下都很健康和快樂。 如果能從兩三歲就開始教育,幼兒就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其結(jié)果是這些受到天才教育的兒童在10歲左右就能夠獲得不亞于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的學力,身體發(fā)育良好,精神上也不會有任何異常?! ∵@個世界上所有被稱作天才和偉人的人都得益與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天才的幼年幾乎都生長在豐富多彩的環(huán)境中,這種環(huán)境活潑有趣、富于變化并充滿刺激。他們的屋子里擺滿了書,從小就有人讀書給他們聽;父母經(jīng)常帶他們?nèi)⒂^博物館或者聽音樂會;他們的父母從不以居高臨下
2. 早期教育與天才作者簡介
人物介紹:
男主季君行,外表高冷、內(nèi)心溫暖,是天才型的學霸,更是寵弟狂魔。清瘦挺拔,慵懶隨性,毒舌又腹黑的屬性,是計算機軟件編程的全能學霸,同時也是不會被表象所迷惑的人間清醒貓系暖男。
女主林惜,腦洞清奇、充滿靈氣的“狐系”少女,在她面前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敢想敢做。她充滿力量與元氣,智商頗高,對恐怖片免疫,是一口氣能喝兩杯奶茶的吃貨,但遇到愛情就是小迷糊。
秦愷,學校藝體界的跨欄王子,少女心中的霸道校草,然而他的高顏值是燃燒智商換來的,學習是他的老大難,和人斗嘴也經(jīng)常顯示出幾分難以招架的蠢萌,但玩世不恭,實際上他內(nèi)心有孤獨感,也很敏感,放養(yǎng)式的家庭教育讓他自小獨立,早熟,渴望被愛,一旦讓一個人住進自己的心里,就會變得無比溫柔起來,想要給她世界最美好的一切。
謝昂,謝主任的兒子。屬于非典型的帥哥,但憑借著活躍的思維,出人意料的鬼點子,和愛逗貧的中二戲精特質(zhì),而成為人群中亮眼的崽。喜歡高中同桌的江憶綿,幾度分合后最終在一起。
江憶綿,經(jīng)常扎著高馬尾,一頭蓬松有光澤的長卷發(fā),襯出她的神采飛揚。而她霸氣側(cè)漏的走姿和利落爽朗的笑聲,展現(xiàn)出率真的一面。經(jīng)常受到男生青睞的她,在感情方面卻近乎一竅不通。
3. 早期教育與天才主要內(nèi)容
一般把對優(yōu)秀兒童進行的早期教育稱為天才教育,即使不能稱為天才,但對有特殊才能的尤其是對具有優(yōu)異的音樂、美術素質(zhì)的兒童進行早期教育稱為才能教育。
藝術教育特別是音樂教育的才能教育,一般認為對幼兒才能的啟發(fā)非常有效,但就這種早期教育的效果無論是資料上或是理論上還有許多不明確的地方。如今,藝術家不僅要有特殊的才能而且還需要掌握現(xiàn)代的知識和文化。從這種認識出發(fā),有的學者則認為單一特殊能力的早期教育,只要是這種意義上的才能教育,那么作為教育運動就已達到一個限度。
4. 早期教育與天才在線讀
天才(genius)
tiāncái
[genius;talent;endowment;gift] 指擁有一定的天賦(即天份:不是可以學到的東西),包括:卓絕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資質(zhì)的人(如:體質(zhì);嗓音等);一般認為,智商80到120之間叫做正常,其中110到120屬于較聰明,達到130叫做超常,超過160叫天才。就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突出的聰明才智的人。
天才被心理學上稱有超常智力的人物。天才一詞有兩種相近但略有不同的含義︰
1.特曼(Lewis M. Terman)認為,天才指的是在標準化的智力測驗中成績突出者。故天才僅僅意味著智力水平高,僅僅是一種潛力,而不是成就。特曼認為︰智商在140以上者可謂「潛在天才」(約占全人口的0.4%);有的人的標準還高些。在這個意義上,天才指還沒有機會因成就而取得社會聲望的兒童?,F(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稱這種人物「有天賦」,還把他們分成二級︰一級天才兒童占全人口的0.1%;二級天才兒童占其余人口的10%。
2.出自高爾頓(Francis Galton)的見解,較第一種更為流行,他認為︰天才應具有由杰出實際成就反映出來的高度創(chuàng)造性,他們的成就應該有長久的價值而且不應是出身造成的(如世襲君主)?!柑觳拧购汀柑旆帧乖跀?shù)量和質(zhì)量上都有不同?!柑旆帧箖H僅是對某種工作有一種特殊的潛能,以及能很快、很容易地學會某種技能。而「天才」則應有獨創(chuàng)性、創(chuàng)造性,能在完全生疏的環(huán)境中從事思想和工作,能夠獨立地為世界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盡管天才人物常常只在某一特殊領域中作出杰出貢獻,但他們早年的一般智力水平也很高。很可能是,天才概念中的兩種含義實際上反映了同一質(zhì)量的兩個方面。對于天才的性質(zhì)及來源,各家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天才人物屬于另一心理生物學種屬,在智力和情緒活動過程中,他們與一般人的差別,可與人和類人猿之間的區(qū)別相比。但也有人認為天才和神經(jīng)癥、精神病密切相關大家最常引證的代表人物可能便是意大利犯罪學家隆布羅索(Cesare Lombroso)。雖然現(xiàn)代精神分析學理論也認為︰天才的發(fā)生是由于自己和環(huán)境之間激烈沖突的結(jié)果,在這一點上與神經(jīng)癥和精神病相似,但天才解決上述沖突的方式不同,其癥狀及后果是對社會有益的,并受到社會尊重。研究表明,天才人物較常人更不易發(fā)生精神病、體質(zhì)虛弱和畸形等情況。
一般說,可稱為「天才兒童」和「潛在天才」的兒童,不僅智力水平高,而且在身體素質(zhì)、情緒調(diào)節(jié)和社會適應等方面,亦優(yōu)于一般兒童。高爾頓認為︰天才人物有突出的智力、熱情和工作能力。他還用明確的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凡有杰出貢獻的天才人物,常出于相同家族(《遺傳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1869〕)。自高爾頓之后,科學家們常爭執(zhí),個人成就間的差異有多大成分是由遺傳造成,而不是教育和機遇的結(jié)果。不過人們普遍認為︰天才與遺傳和環(huán)境兩者有關。天賦潛力能否開花結(jié)果,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機會和訓練。
相信自己是天才,才可能成為天才;相信自己不是天才,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天才!
天才一出生就說明比別人的智商高,或等于一個18歲正常人的智商,但如果不再發(fā)掘,不再探索,那他的智商就會停留在一歲里(等于正常人的18歲)從小的時候,他可能會很聰明,但卻沒有得到提升,停留在原本里,如果到了18歲的時候,他就如一個正常人了。但別人怯在提升,其實他就根本沒有退后,只是停留,18歲學小學的東西很簡單,但到了18歲,不就是正常了嗎?越是聰明的人就越難提升,因為一張紙上已經(jīng)畫滿里東西,想再畫就很難,但正常人就像一張白紙,想畫什么就畫什么,就比天才越好提升,所以,那么多的所謂的神童長大都沒有得到變化,成為了正常人,就是因為這樣。
5. 早期教育與天才目錄
我相信我會成就最優(yōu)秀的自己,擁有美好的未來,擁有最深切的親情,最牢固的友情,最真摯的愛情!所以,我會在最寶貴、最富有激情的大學時代,為了我的夢想努力奮斗!
? 無論何時我都不會忘記親情還有夢想
? 越走越長的是遠方,越走越短的是人生,越走越深的是親情,越走越淺的是愛情,越走越急的是歲月,越走越慢的是希望,越走越多的是年齡,越走越少的是時間,越走越遠的是夢想,越走越近的是墳墓,越走越明白的是道路,越走越糊涂的是方向。
? 若干年前,你是著名不良少女,其實你真正做過些什么壞事呢?你傷害的,只有自己。那些珍藏一生的至交,與那些分道揚鑣的舊友。那些無以為繼的夢想,與那些恍惚而過的時光,那些求之不得的愛情,與那些一事無成的歲月,那些永遠無法體會的父愛,與那些總是隔膜牽絆的親情……生是見識,不是活著。
6. 早期教育和天才在線閱讀
第一階梯
●《好父母教出好孩子》(新書),趙雪峰著,萬榮出版,2009年10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一位二十多年都奮斗在教育前線的工作者,嘔心瀝血十余年打造出這本讓天下父母受益無窮的奇作。打破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努力探求新世紀解決問題孩子的新方法。這本書與其他同類書籍有很大的不同,并沒有一味的闡述理論而是用上千條實例加自己的實際進行論證。讀了這本書給人以巨大啟示,一些被父母忽略的微小細節(jié)恰恰是問題的關鍵,作者以教育事業(yè)為己任,認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中國時代的命運不是掌握在孩子手中而是掌握在父母手里,父母都應該認識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你可以給孩子創(chuàng)造除一切,但你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嗎,想要有個好孩子必須要有個有著教育理念的好父母。
延伸閱讀:《傅雷家書》、《曾國藩家訓》等。
●《早期教育和天才》[日]木村久一 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愛爾維修語)作者木村久一,一生致力于兒童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fā)研究,日本皇室在給他授勛時盛贊道:木村先生成功提升了一代日本國民的素質(zhì)。作為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著作頗豐,其《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更是被教育學界奉為家庭教育“圣經(jīng)”,雖然出版已時隔近百年,但至今仍是年輕父母們的教育子女的首選書籍。在中國圖書市場超過“百萬”的三本家教圖書《卡爾.威特的教育》、《發(fā)現(xiàn)母親》、《哈佛女孩劉亦婷》無一不受《早期教育與天才》這本書的影響。本書可讀性強,可操作性強,適合所有家長閱讀。
延伸閱讀:《卡爾.威特的教育》(德 卡爾.威特)、《早期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日 鈴木鎮(zhèn)一)、《斯特娜的自然教育》(美 斯特娜)、《俗物與天才》(美 塞德茲)等。
●《教育漫話》[英]約翰·洛克 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5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深入淺出、生動感人、深刻影響后世、不朽的教育經(jīng)典,它們深刻地影響了后世的學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歐美乃至世界各國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必讀之書。在西方公認的三大家教經(jīng)典《教育漫話》、《愛彌兒》、《童年的秘密》三本書中,洛克的《教育漫話》發(fā)表的時間最早,也最清晰明了:他明確提出對兒童進行身體、德行和智力訓練,并把身體訓練放在首位。洛克在此書的開篇寫道:“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迸c“磨練身體”相似,洛克建議家長以“嚴格管教”的方式訓練兒童的德行。
●《斯波克育兒經(jīng)》[美]斯波克 著;南海出版社,2007年9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此書被公認為20世紀最可信的育兒手冊。自20世紀40年代問世以來,譯成39種文字,全球銷量高達5千萬冊。在《斯波克育兒經(jīng)》這本中,被譽為“育兒之父”的斯波克醫(yī)生為0~18歲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全面、專業(yè)、細致的育兒技巧,強調(diào)父母應該將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貫穿在養(yǎng)育孩子的全過程中。本書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等被《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改變?nèi)祟愃枷牒蜕畹?0本書之一。
●《賞識你的孩子》周弘著,廣東科技出版社,2004年1月 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一個普通的工廠工人,老三屆初中畢業(yè)生,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賞識教育,不僅把雙耳全聾的女兒周婷婷培養(yǎng)成留美碩士,而且改變了成千上萬孩子和家庭的命運!周弘教我們,以真誠的心愛孩子,以不帶一絲功利的心愛孩子,讓孩子在愛的陽光中幸福地成長,做一個正常的人,收獲該收獲的。書中內(nèi)容催人淚下,讓人覺醒,發(fā)人深思,引人頓悟。但由于此書太單方面強調(diào)賞識的重要性,反而遮蔽了教育的真相和本質(zhì),對于缺乏教育專業(yè)知識的家長極易造成誤導,走進“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片面的教育理念的誤區(qū),這也應該引起家長的警惕。
●《我的事業(yè)是父親》蔡笑晚著,接力出版社,2007年5月,推薦指數(shù):★★★★
本書是一部以講故事的形式傳達生動教育方法的長篇紀實作品,也是一部寫給天下父母的勵志書,更是一部以“父親”的名義發(fā)出的棒喝:那些只在周末晚上親一下孩子額頭的父親是失職,更是失?。”緯髡卟绦ν硎且晃黄椒驳母赣H,他有六個小孩,孩子中學以前一直生活在鄉(xiāng)村。十多年后,六個孩子個個長大成才,功名赫赫。這位平凡父親的理念樸素而異樣:父親,就是一生的事業(yè)!為完成本書寫作,作者歷經(jīng)六年殫精竭慮,不斷增刪修改。它使得本書既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子書,也是一部難得的貯滿諸多教子實踐、教育理念、可操作、可模擬、可仿照的家庭教育實踐讀本。本書不艱深,不虛妄。在一個個溫暖、細膩的父愛故事中,孩子們點點滴滴的成長令人驚訝也令人欣慰,清晰的教育意識、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一則則可以立竿見影的教育細節(jié)使得本書成為天下父母的樣板。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像蔡笑晚那樣,把父母這個“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做好。正如蔡笑晚所言: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是天下每位父母最要緊的人生事業(yè),它在所有日常事務中永遠排在第一位!苦難或清寂在把“父親”當“事業(yè)”做的理念面前變成了力量,變成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永遠朝向成功的自信。
延伸閱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尹建莉著)、《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罚ɡ钴S兒著)等。
第二階梯
●《童年的秘密》[意]蒙臺梭利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在本書中,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為家長,想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走進孩子的心靈,此書不可不讀!
作者蒙臺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yī)學博士。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chuàng)辦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她的傳記被列入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20世紀贏得世界公認的推進科學和人類進步的最偉大科學家之一”;美國教育家贊譽道:“當代討論學前教育問題,如果沒有論及蒙臺梭利體系,便不能算萬全”;德國教育家這樣評論:“在教育史上,能像蒙臺梭利教育法如此舉世矚目的并不多見”。在日益重視素質(zhì)教育的中國,以她的思想為基礎創(chuàng)立的蒙臺梭利嬰幼兒早期教育班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在西方公認的三大家教經(jīng)典《教育漫話》(洛克)、《愛彌兒》(盧梭)、《童年的秘密》(蒙臺梭利)三本書中,洛克的觀點比較“理性”,盧梭的觀點比較“浪漫”,蒙臺梭利則承接了盧梭的“浪漫”卻又比較“理性”的為兒童的自主活動提供“有準備的環(huán)境”。
延伸閱讀:《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發(fā)現(xiàn)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等。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美] 海姆·G·吉諾特 著,張雪蘭譯,京華出版社,2004年9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暢銷美國500多萬冊的教子經(jīng)典,以31種語言暢銷全世界,徹底改變父母與孩子溝通方式的巨著。在這個領域,它真的可以稱得上一本革命性的家教著作。對中國的家長非常有借鑒和指導意義。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并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
作者海姆·G·吉諾特,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科醫(yī)生;紐約大學研究生院兼職心理學教授、艾德爾菲大學博士后。他將自己短短的一生獻給了兒童心理研究以及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他依靠他的職明才智做了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書中、演講中、專欄中宣傳的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創(chuàng)新思想不僅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都獲得巨大反響。
延伸閱讀:《家庭教育》(陳鶴琴著)(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家教經(jīng)典)。
●《兒童的人格教育》[奧]阿德勒 著,彭莉莉/彭正梅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阿德勒非常準確而又清晰地介紹了兒童人格發(fā)展的基本動力和問題兒童誕生的原因,他關于兒童人格結(jié)構(gòu)的基本框架,可以視為理解兒童問題的一把鑰匙。對這本書的反復閱讀,能夠幫助家長建立起理解兒童人格的基本結(jié)構(gòu)。因為阿德勒的這本書,確實揭示了兒童發(fā)展過程中最重要的程序之一,可以解釋許多難以管教的問題兒童的根源。
延伸閱讀:若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感興趣的家長,還可閱讀他的另一本代表作《自卑與超越》一書。
第三階梯
●《愛的藝術》〔美]弗洛姆 著,薩茹菲 譯,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6年06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愛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但是,愛是什么?我們真的理解愛,甚至真的在愛嗎?愛只是一種姿態(tài),還是一門需要加以學習的能力或者說藝術?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便是從心理學、倫理學角度對這些問題最通俗但又最深刻精辟的解答。這本書的閱讀,不但有助于我們理解博愛、自愛、父母之愛、性愛、上帝之愛等等,更能幫我們理解自己的生活。《愛的藝術》是非常重要的一本書,弗洛姆的許多精辟論述都是理解教育的很好的工具,比如父性之愛與母性之愛的闡述,就揭示了兒童成長的重要秘密,是我們理解兒童以及解決兒童問題的基本武器之一。對這本書的反復閱讀,不但可以用來真正理解愛,也可以用來理解教育,理解自我,洞悉幸福完整背后的秘密。
●《教育的目的》〔英〕懷特海著,徐汝舟 譯,三聯(lián)書店,2002年1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當我們埋頭許許多多的細枝末節(jié)的教育技術時,很少有人抬著望一望教育的星空,認真想一想我們究竟要往何處去,教育的目的究竟是為什么。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于,作為過程哲學家的懷特海敏銳地把握住了教育的基本節(jié)奏,即“浪漫-精確-綜合”以及“自由-紀律”。雖然懷特海盡可能通俗易懂地闡釋了自己非常重要的思想,但是要真正理解懷特海的思想,仍然有一個過程,不過一旦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思想便為成為非常有用的力量,成為我們家長思考教育問題的基石之一。
●《愛彌兒 論教育》[法]盧梭 著,李平漚 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法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重要著作。《愛彌兒》是第一本小說體教育名著,是世界三大教育著作之一(另兩本是柏拉圖的《理想國》和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國家,影響巨大。它所論述的教育理論,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場偉大的革命,被歌德稱頌為“教育的自然福音”。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舊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盧梭的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尊循人的身心的自由發(fā)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采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與自然教育密切相聯(lián)的,盧梭還主張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的手段,及早地養(yǎng)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延伸閱讀:《愛的教育》( [意] 亞米契斯著)、《窗邊的小豆豆》([日]黑柳徹子著)等。
強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