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意的消極屬性是什么(敵意性攻擊的概念)
1. 敵意性攻擊的概念
心理學中把攻擊性定義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傷害行為,這種有意傷害包括直接的身體傷害(打人)、語言傷害(罵人、嘲笑人)和間接的、心理上的傷害(如背后說壞話、造謠誣蔑)。有傷害他人的意圖但未造成后果的攻擊性行為仍然屬于攻擊行為,但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無敵意的推拉動作則不是攻擊行為。 攻擊性行為可以分為兩類:敵意的攻擊和工具性的攻擊。敵意攻擊是有意傷害別人的行為,而工具性的攻擊是為達到一定的非攻擊性目的而傷害他人的行為。在幼兒園里,一個男孩子故意打一個女孩子,惹她哭,這是敵意攻擊;但如果男孩子只是為了爭奪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則屬于工具性攻擊。
2. 敵意性攻擊的概念和特點
攻擊性行為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的傷害另一生物體而為該生物體所不愿接受的行為。具有下述特征:①是有意的傷害行為;②僅限于對生物體的傷害,對非生物體的傷害僅僅是一種情緒發(fā)泄;③被害者不愿接受,攻擊性行為的極端形式稱為暴力行為,可造成嚴重傷害或危及生命。
敵意( hostility)通常是一種高度排斥的態(tài)度準備狀態(tài),它常常可能會成為侵害行為的準備階段。
3. 什么叫敵意性攻擊
惡意利用垃圾數(shù)據(jù)塞滿被攻擊者郵箱。
電子郵件炸彈,指的是攻擊者用偽造的IP地址和電子郵件地址向同一信箱發(fā)送大量的內(nèi)容相同的垃圾郵件。由于每個人的郵件信箱是有限的,當龐大的郵件垃圾到達信箱的時候,就會擠滿信箱,把正常的郵件給沖掉。
4. 屬于敵意攻擊方式的有
一、引起形式不同:
1、工具性攻擊:
工具性攻擊被其他非攻擊性目標(如獲得金錢、實現(xiàn)想象、恢復(fù)秩序等)所驅(qū)使的有預(yù)謀的、有計劃的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
2、敵意性攻擊:
敵意性攻擊一般由痛苦(如侮辱、挫折或嫉妒)或不安引起的情緒性行為。
二、目標不同:
1、工具性攻擊:
一個攻擊者僅僅為了得到錢而攻擊,就是工具性攻擊。對這種攻擊來說,傷害意味著一些其他東西的終結(jié)。
2、敵意性攻擊:
對敵對性攻擊來說,傷害是最終的目標。如學生在操場上打架時常常表現(xiàn)出傷害對方這種愿望的驅(qū)動性,甚至知道因為打架而得到處罰這樣的代價,這是敵對性攻擊行為。
5. 敵意性攻擊的概念及特點
攻擊性行為判斷標準只有一條,也就是已經(jīng)傷害到他人,或以傷害他人為目的的行為。這些都可以判定為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分為敵意性攻擊,工具性攻擊,無意性攻擊和表現(xiàn)性攻擊。
敵意性攻擊,是以傷害對方,讓對方背負損失為目的的。
工具性攻擊,是為打到某個目的而采取的
無意性攻擊,是沒有攻擊意圖,但是實際上卻造成了攻擊的效果,多為兒童表現(xiàn)。
表現(xiàn)性攻擊,是模仿攻擊行為,但是沒有攻擊意圖,多為兒童表現(xiàn)。
6. 攻擊性和敵意性的區(qū)別
取樂性攻擊行為:以身體、言語或工具直接或間接地向其他人實施攻擊,以取得心理快樂,精神愉悅。
2、報復(fù)性攻擊行為:有的孩子受了別人的氣,采取“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方式,從而使得攻擊行為更加嚴重。
3、習慣性攻擊行為:頻繁的攻擊性行為形成了習慣,在情緒低落或者亢奮時都有可能發(fā)生,而且形式多樣,或說粗話罵人,或隨手亂摸等。
4、遷怒性攻擊行為:當孩子受到批評時,感到心中憤憤不平,不好向老師和爸媽發(fā)泄,只好把怒氣發(fā)泄到其他小朋友身上。
5、模仿性攻擊行為:在流行的電視、電影、游戲中,模仿其中的暴力行為。
6、妒忌性攻擊行為:因為妒忌其他小朋友而產(chǎn)生的一種攻擊行為,方式以語言為主。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特點
1、攻擊性行為比較頻繁:幼兒期的孩子喜歡和同伴交往,但是又缺乏必要的社會交往經(jīng)驗,所以表現(xiàn)出為搶玩具或其他物品而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
2、更多的是依靠身體多,而不是語言。
3、工具性轉(zhuǎn)向了敵意性: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單指向搶奪物品,言語上有了一定發(fā)展。出現(xiàn)了人身攻擊,比如起外號。
4、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從性別上來看,男孩好沖動,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調(diào)查表明,男孩子發(fā)生的頻率要高于女孩。
對于幼兒表現(xiàn)出的攻擊性行為,家長們要注意了解其行為的目的,尤其是一些不良攻擊性行為,家長們要采取措施加以引導(dǎo)。其實,孩子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不僅與家長,還與周圍環(huán)境以及所接觸的一些事物有關(guān),所以家長們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十分重要
7. 敵意性攻擊舉例
會攻擊人呢,肯定會,因為他是動物,他的腦子沒有人聰明,他不會把你當親戚看的,怎么會不跟攻擊人呢?
就算是他不攻擊人,你也要做好他攻擊你的準備,盡量別靠的太近了,就拿牛來說吧,南昌也有很多人養(yǎng)牛,但是呢,我走在旁邊我都離得很遠,因為我們不是飼養(yǎng)他的不是養(yǎng)他的人,他不是經(jīng)常碰到我們?nèi)硕加猩窠?jīng)病和正常人的,所以動物你別也不要把它想的太正常。
8. 敵意性攻擊是指什么
路怒癥,顧名思義就是帶著憤怒去開車。指汽車或其他機動車的駕駛?cè)藛T有攻擊性或憤怒的行為。
此類行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勢、言語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脅安全的方式駕駛車輛,或?qū)嵤┩{。這個說法源于上個世紀80年代,產(chǎn)生于美國。
“路怒”一詞被收入新版牛津詞語大辭典,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況下開車壓力與挫折所導(dǎo)致的憤怒情緒。 癥狀表現(xiàn) 癥狀
一、開車“罵人”成常態(tài)。 癥狀
二、駕車情緒容易失控,一點堵車或碰擦就有動手沖動。 癥狀
三、喜歡跟人“頂?!?,故意攔擋別人進入自己車道。 癥狀
四、開車時和不開車時脾氣、情緒像兩個人。 癥狀
五、前面車輛稍慢就不停鳴喇叭或打閃燈。 癥狀
六、危險駕駛,包括突然剎車或加速,跟車過近等。
強推





